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些年,羞辱过我们智商的心灵鸡汤

2017-03-11 新华每日电讯

温水煮青蛙,教你居安思危;鸵鸟心态,告诉你遇事不要逃避……其实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误解!青蛙才不会任由自己被煮死,鸵鸟遇到危险也不会把头埋进沙子里。科普一出,鸡汤尽毁……戳图看“假鸡汤”,信过的请默默转起……




延伸阅读


从心灵鸡汤管窥社会文化的变迁

作者 | 曾勋


一个青年怀揣理想去见禅师,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和指点。


青年:“我有一个理想,如果实现了,世界将不再有纷争。但是,实现这个理想需要很多钱,大师能帮我吗?”


禅师听完,拿出一双小孩的手套和一顶小孩的帽子让青年戴上,问:“你有什么感觉?”


青年:“手、头有点紧。”


禅师:“我也是。”


这些年,诸如此类“青年VS禅师”的反鸡汤小故事在网络上极为流行,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,反应出的普遍公众心理,是对心灵鸡汤的警惕、反感乃至诟病。回顾国人被鸡汤“熬”这二三十年,可以管中窥豹,一瞥社会文化之变迁。


熬汤者的“封神时代”

“80年代末90年代初,心灵鸡汤的兴起是有时代原因的,‘文革’结束后,禁锢少了,经济发展很快。‘衣食足而知荣辱’嘛,有的人富起来了,有的人下海经商赚了钱,但在精神层面,是空虚的,对于未来也是迷茫的,这时,就需要一些心灵上的慰藉和指引。”知名民营出版家贺雄飞这样告诉廉政瞭望记者。


当年,就读于北京经济学院的贺雄飞与同龄人一样,抱着单纯的理想与期望。后来他埋身图书馆,借助大量文字忘却伤痕、寻找未来的出路。这时,汪国真的诗歌“像一道光”映入眼帘,打动了他。


“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,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;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,既然钟情于玫瑰,就勇敢地吐露真诚……(汪国真诗歌《热爱生命》)”优美的措词与勇敢的气魄,对于贺雄飞那一代年轻人来说,不仅是鸡汤,还是加了冬虫夏草和各路大补药的鸡汤,专治萎靡迷茫、不知所从,真有令人荡气回肠、茅塞顿开的药效。


贺雄飞随即与人合编了一本《年轻的潇洒:与汪国真对白》,当时,还没大学毕业的他编这本书,只是出于慰藉心灵的目的,没想到1991年初此书一出版,立即热销40多万册。汪国真迅速成为“精神领袖”和“青年导师”,北京的高校甚至定期召开汪国真的读诗会,其热度丝毫不亚于“四大天王”。



一名女读者这样评价汪国真和他的诗歌:“说句很花痴却也很实在的话,我一直是把汪国真当理想男友一样看待……他默默无闻时的腼腆而张扬和爆炸成功后的自恋而放肆,都是那么本真的颜色,像芦苇荡里的茫茫白穗,纯洁飘扬。”


“‘汪国真热’掀起了心灵鸡汤体的写作,因为有读者和市场,自然有生产者。”贺雄飞说。尤其是以《读者》为代表的杂志,其中的名人轶事或励志故事浓浓的鸡汤味,伴随着无数少男少女度过了懵懂的青春期。


各路演讲“大师”也趁势勃兴,备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李燕杰便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人物。李燕杰的演讲主要围绕青年面临的问题展开,如理想、成才、婚恋、家庭、自我修养……中心思想无非励志、人性、真善美。


一时间,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山寨李燕杰的演讲者,自称“纺织李燕杰”“辽宁李燕杰”“煤炭李燕杰”等,他们可谓中国第一批“鸡汤大师”,所到之处,受到青年学生、商业精英等拥趸的热烈欢迎。彼时,稍微有点手艺的鸡汤熬制者,经过商业包装,都容易“封神”。


“那时候,改革开放才刚被提出来,人们的内心仍很封闭,整个社会还处于革命的语境当中。在那种形势下,忽然有人跟你说,要自我奋斗、要成才;敢于提出来要追求真善美,我们听了以后,内心都很激动、非常受启发、受鼓舞。”一位听过李燕杰演讲的人回忆说。


个性时代,一碗鸡汤治不了所有“疑难杂症”

2015年4月26日凌晨,汪国真先生因病去世,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汪国真诗歌的争议。


支持者认为,汪国真的诗歌影响了一个时代,在90年代初“开放”的关键时期,汪国真让年轻人回到了个体的感受。


反对者则将汪国真封为“鸡汤鼻祖”,认为他的诗歌是一剂麻醉针,是文化贫瘠的年代趁虚而入的产物,“很多人看似纪念汪,只因汪是他们青春期的酵母,他们在玩青春自恋而非青春纪念。汪的送葬队伍里固然没有敌人,但有很多最后一次消费他的消费者。”


诗人、评论家朱大可对“鸡汤”说法表示认同,并感叹“文化贫瘠时代的中国人,对鸡汤的记忆、嗜好与依赖,已经到了令人心痛的程度。”


此时,距离“鸡汤大师”的“封神年代”,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。世界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“鸡汤大师”一呼百应从者云集的狂热世界。


伴随着文化的日益开放和网络的普及,信息量不断增加乃至爆炸,个人自治的时代已然来临。公众不需要谁来手把手地教自己做人,也不需要千篇一律的“心灵按摩”。浩如烟海的资讯和APP,让自由选择和个性定制成为了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首选。



一碗鸡汤治不了所有“疑难杂症”,个性化而带着娱乐气质的文本,反讽、幽默、调侃的文风才是令消费者倾心的主流,这是罗振宇、咪蒙、六神磊磊们大行其道的世界。他们总是与读者平等对话,分享体验和知识,不再有打鸡血的引导与被引导关系。毕竟,这个时代装“导师”模样的人,不太讨人喜欢。


一名网友坦言:“我是初中开始看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这类杂志的,刚开始感觉这些文章很奇妙,充满正能量,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。但是到了高中,我便像躲我最不喜欢吃的肥肉一样不看那些杂志了。”


年龄与阅历的增长,认知能力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增强,都在衰减对心灵鸡汤的依赖心理。说到底,传统的鸡汤怎么也绕不开“引导”、“抚慰”、“鼓励”等主题。当一个人心智趋于成熟,阅历趋于丰富,再回头去看曾经喝过的鸡汤,难免会发现它们不切实际甚至牛头不对马嘴。


鸡汤体是最入世的体裁,认为整个世界是可知可预测的,一篇鸡汤文犹如一次自我宣告胜利的盲目自恋和自我崇拜,也是对归纳法的严重蔑视,而在个性化诉求的时代,这种方法论显然行不通。


有的励志鸡汤显得无比廉价,尤其在坚固的现实壁垒面前;有的心灵鸡汤提倡快乐哲学,刻意回避导致痛苦的根源,把痛苦看作自己内心的事物,在客观上是为不合理的现实辩护。这套理论和认知逻辑,对改进社会和制度建设,有害无利。


有人就用这样的故事表达对某些“假大空”鸡汤的讽刺。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立了块碑,上面写着:“抛弃传统的禁锢,不勇敢地跳下去,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!”接下来这几天,这畜生每天都在崖底吃着摔下来的鸡。


好的心灵鸡汤是什么配方?

如今,那些充满了正能量、励志成功学的小段子,还在不同年龄、不同知识层面的群体中广泛传播。渔夫和企业家的故事就不用说了,各种掉下来的天使、善良好运气的年轻人也隔三差五地出来给你心灵安抚和人生指导。


虽饱受争议,心灵鸡汤却仍受一些人欢迎,那是因为这些小故事通过有趣乃至离奇的情节,诠释一个道理或一个法则,是一些人喜爱的智慧快餐。


当然,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,心灵鸡汤在他们的青春岁月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记,他们对鸡汤体的偏爱,有一种情怀在里面。


但是不可否认,在具有消费活力的年轻人群体中,这类心灵鸡汤基本失去了生存市场。豆瓣知乎上的各种反鸡汤联盟、网络上见鸡汤便吐槽的舆论调子,便是证明。难道,鸡汤真的走到穷途末路了吗?



追溯“心灵鸡汤”的源头,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1993年由美国人杰克·坎菲尔德编写的《心灵鸡汤》丛书中。始作俑者也没遮掩,大意就是说我们这个心灵鸡汤就是一些哲学思辩和心灵励志,每天来一点儿,虽不顶饿,但能祛祛寒暖暖身。


从广义上来讲,心灵鸡汤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史中。《道德经》中的“知足常乐”、“天长地久”、“上善若水”;《菜根谭》中的“从静中观物动,向闲处看人忙,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”,不也是鸡汤吗?


由此看来,从古至今、国内国外鸡汤一直都在,在可预见的未来,也还将继续存在。只是,大众的审美标准在进化,好的心灵鸡汤,更需要用心熬。


有一部电影叫《127小时》,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。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·拉斯顿,2003年5月他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,因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,为了逃生,他强忍剧痛,以短刀自行将右臂手肘以下切断而脱困。当大家都在为他惋惜时,10个月后,他却开始继续未完成的计划,追寻登山梦。


这不正是当年《读者》上诸如“断臂保命”之类的心灵鸡汤吗?同样是讲一个道理,有的鸡汤成了鸡肋,只能永远沉睡在老朽的时光中任人遗忘;有的却散发出强劲的生命力,在绵长的时间里令人欢欣鼓舞又令人暗自垂泪。


这种美味的鸡汤还有很多,如《光辉岁月》《光荣之路》《心灵捕手》《灵魂冲浪》《弱点》……它们之所以能让人铭记,是因为它们都不缺乏这些元素:经得起推敲的现实逻辑、经得起玩味的美学细节和经得起考验的普世情怀。©



来源:廉政瞭望(lzlwzz)、人民网

监制:易艳刚

责编:张慧

校对:赵岑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